- 概论
- 哲学就是反思
- 人生、生命、宇宙
- 哲学和宗教
- 分清概念
- 道家和道教
- 佛学和佛教
- 中西方宗教的地位
- 分清概念
- 人不满足现实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
- 知识和心灵(学和道)
- 哲学的精神
- 人生、身体、生命是根源、监狱、瘤 – 出世(李白)
-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认识,道德价值 – 入世(杜甫)
- 内圣外王,“哲学家-君王”论
- 哲学思想即政治思想
- 哲学家=智慧+爱
- 中国哲学的语言特征
- 古文富有暗示性和引导性,也就有了不确定性
- 格言、警句、事例
- 古文富有暗示性和引导性,也就有了不确定性
- 中国哲学的背景
- 地理:“普天之下”、“四海之内”,不同于西方的海岛环境
- 爱慕自然、谴责人为
- 不喜欢变革、无法想象事物会变
- 经济:农耕社会
- 重农轻商
- 爱慕自然
- 社会结构
- 中国以家庭为基本单位(君臣、朋友也可归纳于此)
- 西方以城邦为单位
- 地理:“普天之下”、“四海之内”,不同于西方的海岛环境
- 中国哲学的变量和常量
- 反者道之动
-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
- 直觉概念和假设概念(我理解为抽象概念的定义)不分
- 需要客观分析哪些是适用于当时环境、哪些具有普世价值
- 哲学就是反思
- 诸子由来
- 司马谈和六家
- 公元前10世纪的社会
- 周王 - 诸侯 - 大夫 - 士 - 平民
- 礼崩乐坏、社会制度瓦解
- 礼失而求诸野
- 儒家 - 文士
- 墨家 - 游侠之士(兵法、武艺)
- 道家 - 隐者
- 名家 - 辩者
- 阴阳家 - 方士(占卜、星象)
- 法家 - 法术之士(制定法律)
- 以章节为线
- 孔子
- 《六经》
- “正名”
- 名实相符
- “仁”“义”(理论)
- “忠”“恕”(方法)
- “知命”
- 墨子
- “兼爱”
- 国家权威的来源
- 来自于民众
- 来自“天志”
- 极权主义
- 道家第一阶段:杨朱
- 轻物重生
- 儒家理想主义流派:孟子
- 性善说
- 仁义礼智
- 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
- 井田制
- 对孔子“内圣”的推广到“外王”
- 浩然之气
- 名家
- “名”与“实”
- 公孙龙的“坚白”和共相说
- 惠施的“无厚”和相对理论
- “形而上”=“超乎形象之外”
- 道家的第二阶段:老子
- 道,无名
- 自然规律的不变性
- 道家的第三阶段:庄子
- 得到快乐的途径
- 充分发展人的本性
- 不要强求一致
- 以理化情
- 天人合一
- 无用之用
- 无知之知
- 得到快乐的途径
- 后期的墨家
- 墨经
- 《经上》
- 《经下》
- 《经说上》
- 《经说下》
- 《大取》
- 《小取》
- “所以知也,而不必知”
- 知识分类
- 按来源分
- 个人直接经验
- 从权威而来
- 从推论而来
- 按不同对象分
- 对“名”的知识
- 达名
- 类名
- 私名
- 对“实”的知识
- “对应”的知识
- 名实耦
- 行动的知识
- 对“名”的知识
- 按来源分
- “辩”有七种方法
- “或”(论断)
- “假”(假设)
- “效”(摹拟)(演绎法)
- “辟”(比较,用一物来解释另一物,还不如说是比喻。)
- “侔”(平行地比较两组命题)
- “援”(类推)
- “推”(由已知求未知,延伸而论)(归纳法)
- “故”
- “小故”(必要原因)
- “大故”(充要原因)
- null(充分原因)
- “兼爱”辩
- “利之中取大,害之中取小“
- ”利,所得而喜也;害,所得而恶也“(享乐主义)
- 为“兼爱”辩
- 对其他学派的批判
- “同”有四种
- 雷同
- 局部与整体的质同
- 同存
- 同源
- “同”有四种
- 墨经
-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
- 六类术数
- 天文
- 历谱
- 五行
- 蓍龟
- 杂占
- 形法
- 相面术
- “风水”
- 科学的开始
- 两种路线
- 《洪范》《月令》,注重五行
- 朝代以五德周转:“奉天承运”
- 《易传》,注重阴阳
- 天和地是阴阳两气的物质表现
- 《洪范》《月令》,注重五行
- 六类术数
-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:荀子
- 人性恶
- 一种“文化哲学”
- 人创造有价值的事物,而价值来自文化,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
- “人有其治”,强调社会对人的控制
- 人应该恪尽职守,而不应去“思天”
- 先天和后天同等重要,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
- 一种“文化哲学”
- 道德的起源
- 人离不开社会组织
- 人不能兼技
- 人能群,群则强
- 如何组织
- 礼
- 规范作用
- 文化教养作用
- 乐
- 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
- 礼
- 人离不开社会组织
- 关于逻辑
- “名”
- 共名(综合思考)
- 别名(分析思考)
- 论其他学派的谬误
- 根据“名”和“实”的关系,分为三类
- “惑于用名以乱名”
- “惑于用实以乱名”
- “惑于用名以乱实”
- 根据“名”和“实”的关系,分为三类
- 两个著名弟子
- 李斯
- 韩非子
- “名”
- 人性恶
- 韩非子与法家
- 西周封建社会:“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”
- 法家的主张:一套组织领导的理论和方法
- 韩非子之前,法家分三派
- “势” 权利与威势
- “术” 政治权术
- “法” 法律和规章制度
- 法家的历史哲学
- “黄金时代”在过去
- 只有蠢人才看不到事物的变化
- 治国之道
- 制定法律
- 君王只需要有驾驭人的权术
- “循名而责实”
- 法家和道家
- 同
- “无为而无不为”
- “上必无为而用天下,下必有为为天下用”
- 大道 - 道德 - 仁义 - 分守 - 形名 - 因任 - 原省 - 赏罚 - 愚知处宜,贵贱履位
- “无为而无不为”
- 道家批评法家的治国之道要求君王公正无私。实际上,只有圣人才具备君王的资质。
- 同
- 法家和儒家
- 儒家仅靠礼和道德来治理,当礼治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时,就显得保守
- 儒家划分君子和小人(过去以家世,现在以道德),不仅针对统治贵族而且同样适用庶民百姓,可以说是革命的
- 儒家的形而上学
- 公元3、4世纪的新道家的“三玄”
- 《易经》
- 《道德经》
- 《庄子》
- 事物之“理”
- 道家和儒家的“道”是不同的
- 道家:宇宙万物及其变化所产生的那个“一”
- 《易传》:统辖宇宙万物中每类事物的个别的“理”(西方哲学的“共相”)
- 道家和儒家的“道”是不同的
- 万物生成之“道”
- 物质+依据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
- 万物变异之“道”
- “中”与“和”
- “中”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“中道为贵”(the golden mean)相近
- “庸”和“常”
- 至善–明与诚
- 明诚互长
- 己人互长
- 懂得平常生活的意义,并把他们做到“恰到好处”
- 内心和世界连接
- 人与天地合参,天人合一
- 后来的新儒家以此批判佛家的出世哲学
- 公元3、4世纪的新道家的“三玄”
-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
- 《荀子》的折中倾向
- 《庄子》的这种倾向
- 司马谈和刘歆的折中主义思想
- 欲通过折中来统一各大哲学思想,却没有一个有机统一的基本道理
- 汉帝国的理论家:董仲舒
- 废黜百家,独尊儒术
- 宇宙论: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
- 人性论:性情,性仁而情贪
- 不同意“性善论”,不认为人性恶
- 强调圣王教化(文化)的价值
- “性有善端,心有善质”
- 社会伦理学说
- 三纲五常
- 政治哲学
- “四政”:庆赏罚刑
- 政治层级和四时十二月相应
- 历史哲学
- 朝代依“三统”黑统、白统、赤统循环
- 近代的法西斯、资本主义、共产主义
- 朝代依“三统”黑统、白统、赤统循环
- 释《春秋》
-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:孔子《春秋》的黑统;“春秋笔法”;“春秋大义”
- 《左传》
- 《公羊传》
- 《谷梁传》
- “衰乱世” - “升平世” - “太平世”
-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
- 秦朝15年,李斯(法家),焚书坑儒
- 汉朝,董仲舒(儒家),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
-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
- 杨雄《太玄》《法言》、王充《论衡》
- 道家和佛家
- 儒家逐阴阳家思想,而入道家,或成道教
- 道教循佛教发展处道观、寺庙、道场法事
- 道教和道家哲学毫无相似之处
- 道教反佛教,似佛家
- 宗教神秘主义:“想入非非”
-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,是道家哲学和佛学两家精妙之处的汇合之处
- 政治和社会背景
- 自汉以后,正统儒家往往责备统治者“外儒内法”
- 汉朝灭亡,社会动乱,类似同时期的中世纪欧洲(基督教兴起),佛教在南北朝兴起,文化发展高峰
- 新道家:崇尚理性的玄学
- “辩名析理”(从“至”之名分析“至”之实)
- 孔子不讲坐忘,不讲无欲;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
- 万物独化,万物自生,但万物之间相互关联
- 典制与道德随时代变化,不应守旧
- 顺天赋,顺新规,就是“无为”;反之,就是“有为”
- “弃彼任我”地生活,齐万物,一死生,是非皆存
- 超越有限融入无限,进入“无我”,享受无限搜给予的绝对快乐
- 新道家:豁达率性的风格
- 风流
- “清谈”
- 《杨朱》篇
- 分内外
- 生民为寿、名、位、货而不得休息
- 子产和哥哥、弟弟谈话
- 治外:物未必治,身交苦
- 治内:物未必乱,性交逸
- 中国佛学的基础
- “在中国的佛学”和中国思想融合,产生了“中国佛学”
- 玄奘“唯识宗”:一切东西都是“识”所变
- “中道宗”和道家思想相互作用,兴起“禅宗”,影响与中国哲学、文学、艺术
- 佛教基本观念
- “小乘”
- “大乘”(流传于中国佛教)
- 宇宙为心
- 在形而上学中使用的“负的方法”
- “业”
- 人的行动作为
- 情物的思念和言语
- 世界所见由心所造
- 说话、心念产生后果,是为“业”的报应
- 生死轮回
- 解脱
- “觉悟”
- 无贪欲,无执著
- “涅槃”
- 二谛义
- 中道宗(佛学中称三论宗)
- 供普通人受用的“俗谛”
- “真谛”
- 鸠摩罗什
- 弟子
- 僧肇
- 物昔不至今;有而恒常,无而恒变,皆为”俗谛“;非有非无,非恒常,非恒变,是为真谛
- 道生
- “善不受报”:无为,无求而无果报
- 僧肇
- 弟子
- 禅宗:浅默的哲学
- 释迦传佛法二十八世而至菩提达摩
- 在中国,菩提达摩 - 慧可 - 僧璨 - 道信 - 五祖弘忍:弟子神秀创北派,慧能创南派
- 南派得势,推慧能为六祖
- 菩提树,明镜台;“即心即佛”,“非心非佛”(空宗)
- 慧能 - 马祖
- 更新的儒家:宇宙论者
- 周敦颐、朱熹的宇宙论
- 新儒家:成圣,入世
- 无欲
- 性本善
- “静虚” – “动直之心”
- 更新的儒家:两个学派的开端
- 周敦颐两学生:程颢(号明道)、程颐(号伊川)
- 程颐创学派,由朱熹集大成,称“程朱理学”
- 程颢创学派,由陆象山、王守仁(号阳明)完成,称“陆王学派”或“心学”
- 理:形而上
- 不增不减
- 虚无一物,万物俱陈
- 器:形而下
- 圣人有喜怒,情顺万物;有情无私,廓然大公;对应自然,一无智巧
- 更新的儒学: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
- “理”和“气”
- “性”和“心”
- “格物穷理”,“用敬”
-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:宇宙心学
- 世界是心的反映
- “用敬”
- 批佛教
- 西方哲学的传入
- 康有为“孔教运动”
- 严复翻译很多著作
- 王国维三十弃哲学研究
- 约翰·杜威、伯特兰·罗素
- “负的方法”和“正的方法”
- 重要性在于方法论的引入
- 首先引入的是逻辑
- 中国哲学向西方的倒流
- 侧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
- 哲学性质:对思想的思考
- 哲学任务:提高人的心智
- 四重境界
- 自然境界
- 功利境界
- 道德境界
- 天地境界
- 《理想国》的洞穴理论
- 孔子